中国航发:匠心领航 逐梦蓝天
在中国航发东安生产现场,有这样一支团队,他们在领创人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加良的带领下,坚持“国家利益至上”,发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攻克科研生产中的一只只“拦路虎”,加快“孵化”一个个促进技术突破的创新项目,涌现出一批批技能过硬、为航发事业持续奋斗的优秀青年。
(资料图片)
确保任务节点“后墙”不倒
零件工艺繁琐,加工效率低,外观合格率也一直上不去。节点在即,工作室迎难而上,接下“硬骨头”。为加快技术攻关,大家集智聚力,一套全面优化的加工路线随即呈现在操作者面前。技术难题的解决,让零件加工效率提升10倍以上,更加优化的工艺,也节约工装刀具费用百万余元。
这样全力攻关、为科研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是工作室的日常。他们设计完成的拔卸铝套装置,极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机匣维修效率和质量,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产品维修难题。
工作室成立以来,累计完成公司科研攻关100余项。身边同事亲切地称他们为攻坚“急先锋”“智囊团”“生产线上的‘120’”。
坚持走好产品研制创新路
当代工人不仅仅要有力量,还要有智慧、有技术,能发明、会创新。刘加良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员发挥主力军作用,将创新镌刻在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里程碑上。
在现场跟踪生产过程中,刘加良和工作室成员发现,操作者在进行机匣加工时,需要测算多个零点数据,不仅增加了工作量,而且多次填写数据有可能出现记录失误,造成产品超差。
怎样简化工作、降低风险?刘加良和工作室成员深入分析、讨论,研发出一款多零点计算程序,大幅降低了质量风险和时间成本,现场操作者对程序好评不断,该项计算方法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。
在工作室领创人刘加良的示范引领下,工作室陆续开展了“叶轮表面完整性控制技术研究”“螺纹高效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”等创新项目,多次在黑龙江省总工会开展的百万职工“五小”创新竞赛中获奖,累计在公司开展现场精益改善500余项,取得国家专利授权20项……
努力为航发事业培养工匠人才
工作室成立以来,始终致力于为航发事业培养一批大国工匠的“好苗子”。
每季度定期开展“开放日”活动,为广大青年职工交流实战经验、解决工作疑惑]与同专业“大师”对话提供平台。将常年积累下来的宝贵数控加工经验整理、归类,编写出数控加工中心“标准化操作规范”,帮助更多青年职工尽快成长成才。
在一次次技术研究与产品攻关实战中,一批年轻的“90后”技能人才得到了磨砺和成长,5人在全国和省市级数控大赛中获奖,6人晋升为高级技师。刘加良的徒弟路晨斩获了全国技术能手、黑龙江省劳动模范、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,成为集团优秀青年技能人才代表。
关键词: